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公培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站导航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专题活动YY频道备考公务员考试微信号:woshigwy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牛师指导 > 面试 >

2013年公务员联考面试技巧:表达中“我”的使用技巧

来源:考德上公培公考研究中心时间:2013-06-05 14:51考德上公培V

语言组织和言语表达能力是公务员面试中重要的测评要素,直接反映考生的能力和素养。考生在面试中的使用语言技巧水平的高低,会给考官带来或好或坏的第一映像,而第一映像对测试效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培训和测试中,我们发现考生对“我”——这个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超高的自称代词,并没有掌握良好有度的表达技巧,反而是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考德上公培面试专家将对面试中“我”的使用技巧进行剖析,供广大考生学习领悟。


一、考生使用“我”的常见问题

1.使用频率太高,过于口语化

受日常生活中自由散漫的表达方式的影响,考生往往在考场上在紧张的情绪下很容易频繁使用“我”,这样造成的结果便会是语言啰嗦、断句琐碎,不自然的重复较多,口语化现象太严重。

举个例子,面试中自我认知类的题目,最典型的问法莫过于“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家庭”。

有的考生会这样回答:“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的家人。我家里共有七口人,分别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和我,我爷爷……,我奶奶 ……”。虽然这样的表达没有官话套话的坏习惯,但也给考官带来过于随意的印象。


2.与“我”搭配的词组较为贫乏

在日常的训练中,我们发现考生即使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表达个人观点时很爱使用“我觉得”这样的词组,甚至一个长句中出现3次以上。

举个例子: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作为当代的一名青年,我更要乐于扎根基层,因为我觉得只有在基层才有利于我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快速的解决问题,同时,我觉得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我们更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这段表达中,该考生使用了3个“我觉得”,重复使用同一词汇给考官造成词汇贫乏的印象同时,也使得考生表达个人见解显得不书面,不专业。


二、面试中“我”的使用技巧

考生在备考中往往过于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一些日常口语表达的“瑕疵”,针对于以上我们所说的考生使用“我”时所常出现的问题,考德上公培面试专家将为考生见招拆招,提供一些有效建议,希望考生在备考时能加以注意。


1.减少“我”字的使用频率

心理学研究表示,我们多数人既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又有不愿意做别人的观众的心态,因此在考生痛快地使用“我”的时候,考官可能已经厌烦了。

请大家比较一下这样的两种说法:

考生A:“在我负责研究部期间,我使部门工作获得了较大起色,并且在我的严格管理下,本部门工作人员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进步,因此我得到了总公司的赞赏,这令我非常欣慰。

考生B:”在我负责研究部期间,部门工作获得很大起色,不仅销售额比去年上升了百分之三十,而且部门职员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进步,总公司对此的奖励,是对我们全部工作人员的极大的鼓励。”

显而易见,考生B比考生A的表达更会令人接受。因为他没有一连串地使用五个“我”并且未将功劳全部归为自己,因此同样的内容,考生B的表达效果就好得多。


2.变“我”为“我们”

在上文的案例中,我们看到考生B在句尾使用的是“我们”,用“我们”代替“我”会给考官一种谦逊和团队精神的直面感,而在公务员队伍中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是考官很重视的职业素养,因此印象良好值会直线上升。

如:作为当代的一名青年,我们更要乐于扎根基层,只有在基层才有利于我们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快速的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同时,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我们更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翻新对“我”的修饰词组

在表达中摈弃大量使用“我觉得”的口语习惯,我们可以在训练时多准备几组搭配词汇,如“据我所知”、“本人认为”、“我的拙见”、“我个人的看法”等等,虽然表达的同是“我觉得”“我认为”的意思,但是词汇重组所带来的新鲜感和词汇的丰富度能够显示出考生的知识和修养。

(责任编辑:admin)

课程名称 主讲师资 课时 试听 报名
公务员封闭班 田亚东等 7天8晚 —— 报名
公务员成公密训营 牛师团 15天15晚 —— 报名
一级建造师 牛师团 —— 报名
二级建造师 牛师团 —— 报名
会计证 牛师团 —— 报名
初级会计师 牛师团 —— 报名
证券从业资格 牛师团 —— 报名
临床执业医师 牛师团 —— 报名
临床助理医师 牛师团 —— 报名
执业护士资格 牛师团 —— 报名

教材热销榜

1《密训课堂系列申论之基础教材》
1
2《密训课堂系列申论之好文章》
3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数量关系+资料分
4《考德上密训课堂系列教材》全5本
5《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判断推理》
6《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常识+言语表达
7《密训课堂系列面试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