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教育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站导航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专题活动YY频道备考公务员考试微信号:woshigwy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贵州公务员 > 招考资讯 > 公告 >

铜仁市2022年招录公务员和选调生现场资格复审公告

来源:未知时间:2022-07-27 15:50考德上教育V


根据《贵州省2022年公开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公告》和《铜仁市2022年市、县、乡三级机关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人民警察)公告》的有关规定,为做好我市2022年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和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现场资格复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资格复审的方式、时间和地点


资格复审采取现场审查的方式进行。
资格复审时间:2022年7月29日至7月30日,
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
递补复审时间:2022年7月31日至8月1日,
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
资格复审地点:铜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铜仁市碧江区西外环路10号[八里岗][“名城世家”向西200米])一楼大厅。


二、资格复审对象


资格复审对象为达到笔试环节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的报考人员中,依据笔试环节成绩(百分制折算),从高到低按职位资格复审人数与招录计划数3:1比例以内(含3:1)的人员。同一职位报考人员笔试环节成绩(百分制折算)名次末位并列的同时确定为资格复审人员。
报考人员需登陆“贵州省人事考试信息网”(pta.guizhou.gov.cn)自行查询个人排名情况,请确定为资格复审对象的人员主动联系招录机关咨询资格复审事宜。
特别提醒:报考铜仁市基层法院、检察院选调生职位资格复审工作由省法院、省检察院组织进行,请考生关注省级相关网站发布的现场资格复审公告。


三、资格复审的有关要求


(一)报考公务员进入资格复审的考生须提供下列材料:
1.毕业证书及报考职位资格条件要求的其他相关证件(如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证等)、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从网上报名信息系统打印的《报名信息表》(一式两份),近期同底正面免冠一寸彩色照片4张。资格复审时还未获得毕业证书的2022届毕业生须提交《就业推荐表》或学校出具的学历证明(证明上须包含学历、专业、是否准予毕业、是否定向生或委培生等信息)。
2.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在职在岗人员还须持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部门同意报考证明;中、小学教师还须持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报考证明。
3.报名时有工作单位、资格复审时已离职的事业单位和国企人员需提供离职证明。
4.报考本县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的贵州省乡村振兴三类县中的66个脱贫县的乡(镇、街道)工作的在编在岗事业人员还须提供所属乡镇(街道)党(工)委出具的工作满3周年证明。
5.报考驻村所在县定向招录优秀村(社区)干部职位的贵州省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选派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或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担任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的人员还须提供驻村所在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出具的任职连续满2周年证明。
6.报考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的考生还须提供县级主管部门出具的基层项目服务身份证明(证明材料必须具有考生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服务单位、服务年限、服务期的起止时间、服务期内的表现情况等内容)或以下材料:
(1)“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人员提供《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
(2)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提供“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发放的《志愿服务证》(证上需有各区县项目办考核合格的证明);
(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人员提供《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聘用合同书》;
(4)“选调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服务人员提供省引导办颁发的服务证。
7.报考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职位的退役军人须提供退伍(转业)证。
8.报考本县定向招录优秀村(社区)干部职位的贵州省乡村振兴三类县中的66个脱贫县在职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或村(社区)主任、副主任须提供所属乡镇(街道)党(工)委出具的任职满3周年及同意报考证明。
9.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


(二)报考选调生进入资格复审的考生须提供下列材料:
1.毕业证、学位证及报考职位资格条件要求的其他相关证件(如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证等)、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从网上报名信息系统打印的《报名信息表》(一式两份),近期同底正面免冠一寸彩色照片4张。资格复审时还未获得毕业证书的2022届毕业生须提交《就业推荐表》或学校出具的学历证明(证明上须包含学历、专业、是否准予毕业、是否定向生或委培生等信息)。
2.在职人员还须持所在单位同意参加选调证明(中、小学教师还须持县级及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参加选调证明)。
3.“基层服务项目”人员除对照选调条件提供相关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外,还须提供县级及以上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简称“项目办”)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办公室(“引导办”)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和报考职位要求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必须具有考生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服务单位、服务年限、服务期的起止时间、服务期内的表现情况等内容)。
4.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毕业生还须提交本人党组织关系所在党委或党委组织部出具的证明材料原件一份(证明材料内容包含本人姓名、出生年月、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入党时间、现党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等信息)或院系级及以上优秀学生干部类、优秀团干部类、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或三好学生类等表彰,“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其中一项表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5.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
《报名信息表》未打印或遗失的考生,在资格复审期间,登陆“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pta.guizhou.gov.cn)自行打印。


(三)本次资格审查按照分级负责原则进行,报考铜仁市市直单位职位考生的现场资格复审工作由招录单位负责;报考区(县)直单位及区(县)所辖乡镇职位考生的现场资格复审工作按管理权限,由各区(县)党委组织部负责。
资格复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复审的考生,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该职位空缺人数在递补复审期内从达到笔试环节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以上考生中按笔试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顺延递补,铜仁市公务员招考办公室不再另发递补复审公告,24小时内无法联系到复审递补人员的,视为递补人员自动放弃。
经资格复审合格的考生必须书面签署《铜仁市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报考承诺书》(附件),2022届毕业生还须签署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毕业证书(学位证)原件的保证书。


(四)各招录单位须主动与资格复审人员联系并做好联系情况记录备查。资格复审人员须关注现场资格审查相关公告,如因资格复审人员(含递补人员)未及时查阅公告或错填联系电话、关闭电话、更改电话号码等导致无法联系未参加复审的,其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资格复审人员放弃资格复审的,应向招录机关提交书面声明;对未提交书面声明的,招录机关应做好记录。
本人不能到现场进行资格审查的,可由他人代审,代审人除提交复审考生应提交的材料外,还须携双方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及复审考生亲笔签名的委托书。


四、有关事宜


(一)根据省招考办公室的统一部署,铜仁市2022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和选调生的面试工作拟定于2022年8月6日、7日进行,人民警察职位体能测评工作拟于8月7日进行,体检工作拟于8月10日进行。(具体地点另行通知,请考生自行在“铜仁智慧党建云”和“铜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查询),请资格复审合格人员做好参加面试的准备工作。


(二)铜仁市现场资格审查、职位减少或取消、招录各环节的实施时间和地点等内容都将在“铜仁智慧党建云”和“铜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进行公布,请考生密切注意。网站公布的招考信息,因考生未阅而引起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同时,我市公务员主管部门不举办、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任何形式的培训班、辅导班,请广大考生不要受虚假信息的影响,以免上当受骗。


(三)现场资格复审工作自觉接受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


(四)参加资格复审人员须严格按照贵州省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做好防控措施,请考生随时关注我省、市疫情防控公告要求发布的相关信息,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按照要求顺利参加资格复审。




联系电话:
中共铜仁市委组织部公务员二科 0856-5223368




附件:铜仁市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报考承诺书.doc




铜仁市公务员招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7月27日



其他问题扫码咨询

🔻



(责任编辑:成就你的未来)

更多关于 的内容:

课程名称 主讲师资 课时 试听 报名
公务员封闭班 田亚东等 7天8晚 —— 报名
公务员成公密训营 名师团 15天15晚 —— 报名
一级建造师 名师团 —— 报名
二级建造师 名师团 —— 报名
会计证 名师团 —— 报名
初级会计师 名师团 —— 报名
证券从业资格 名师团 —— 报名
临床执业医师 名师团 —— 报名
临床助理医师 名师团 —— 报名
执业护士资格 名师团 —— 报名

教材热销榜

1《密训课堂系列申论之好文章》
1
2《密训课堂系列申论之基础教材》
3考德上公培《申论》
4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数量关系+资料分
5《考德上密训课堂系列教材》全5本
6《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判断推理》
7《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常识+言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