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公培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站导航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专题活动YY频道备考公务员考试微信号:woshigwy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牛师指导 > 申论 > 申论热点 >

2013年7月时事评论:如何看待“5年报17个班”问题 ?

来源:时事一点通时间:2013-07-22 09:15考德上公培V

时事评论背景:

武汉的一位妈妈,从孩子半岁开始,在5年的时间里先后为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表演、手工等等,累计花费近12万元,被媒体称为“最着急”家长。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5年报17个班”问题?

为什么要如此心急?因为“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儿子没有从小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将来上学就可能落后。”为什么不上培优班就不能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因为“职业教师不论是在教育方式还是理念上,都比家长要专业。”

5年,17个班,12万,单从数字来看,这位妈妈或许稍嫌极端;但她着急的心态却是普遍的,她选择的教育方式也是当下最流行的,与绝大多数家长并无二致。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罪魁祸首。不知道最初是谁说的,也没有人去追问源起,却作为一句宣传语一传数年,影响了无数的家长与孩子。甚至不只体现在学前教育问题上,包括孩子喝什么牌子的奶粉,穿什么品牌的衣服,起什么样名字……都会关系到起跑线上的输赢。家长的盲目性发挥到了极致。

是的,倘若人生是一场竞赛,孩提时代确可以比喻为“起跑线”。但这人生不是百米赛,是一场马拉松啊,起跑线上的分秒差距能在多大程序上影响结果?且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起跑时就用力过猛会不会造成后劲不足?

家长们总是被这样的现实裹挟:上好的幼儿园,是为了上好的小学,然后上好的中学,然后才能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且不说这个序列不一定成立,就算是一步步都如愿以偿了,然后呢?就算成功了吗?就幸福了吗?好的工作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同时进入同一个单位的人,三五年下来也会发展得有所不同,十年后甚至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而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有可能正是起跑线上为了抢跑而遗失的,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

当然,大道理谁都会讲,真正落实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社会的成功取向不改变,教育模式不改善,只一味要求家长“别着急”是不是太不现实了?我也是一个六岁孩子的家长,这其中的纠结亦深有体会。可是有什么办法呢?社会导向的转变,教育制度的完善,不是三年五年就能实现的,我们的孩子等得及吗?因为他们处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我们就只能把他们交出去,任由别人将其打造成学习的机器吗?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做家长的,除了着急,还能做些什么?网上有一篇流行的小品文,《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学习不只在课堂上,书本中,也在生活里。也许对孩子来说,家长陪伴的温暖,比专业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更重要。

让我们慢慢来。

(责任编辑:admin)

课程名称 主讲师资 课时 试听 报名
公务员封闭班 田亚东等 7天8晚 —— 报名
公务员成公密训营 牛师团 15天15晚 —— 报名
一级建造师 牛师团 —— 报名
二级建造师 牛师团 —— 报名
会计证 牛师团 —— 报名
初级会计师 牛师团 —— 报名
证券从业资格 牛师团 —— 报名
临床执业医师 牛师团 —— 报名
临床助理医师 牛师团 —— 报名
执业护士资格 牛师团 —— 报名

教材热销榜

1最新版公务员省级联考标准试卷《申论
1
2最新版公务员省级联考标准试卷《行政
3《密训课堂系列面试半月谈》
4《考德上密训课堂系列教材》全5本
5《密训课堂系列之公共基础知识》
6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数量关系+资料分
7《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常识+言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