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公培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站导航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专题活动YY频道备考公务员考试微信号:woshigwy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牛师指导 > 申论 > 申论热点 >

2013年7月时事评论:如何看待“常回家看看法律条款”问题 ?

来源:时事一点通时间:2013-07-25 10:08考德上公培V

时事评论背景:

如果有古人穿越到当代,看到“常回家看看”法律条款,一定气得吹胡子瞪眼,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他上网,看到购物网站还有50元一次“代看望父母”,就吹不动也瞪不动了——因为一定气死了。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常回家看看法律条款”问题?

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传统,以孝治国,百善孝为先。要做官、要出人头地,或者即便已做官、已发达,不孝顺父母是难以想象的。父母去世,往往要丁忧三年。苏轼进士及第,母亲过世,二话不说回家,下次再考;明明是皇帝特批不让回去丁忧,张居正还是遭朝野一致攻讦。孔子难得讥讽弟子,就因为宰我不想守三年丧礼。孔子说,人生出来三年才离开父母怀抱,守丧三年理所应当,宰我这家伙父母难道没抱过他三年吗?

时代终于进步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改变着旧有价值观念,如今据说“小时代”了。不过,娘生爹养的事实大概还是没有变。孝,却“沦落”到要用法律规定。法律,我觉得天性长于“禁止”,而拙于“提倡”。法律规定“不能做什么”,往往比“应该做什么”有力、有效得多。不能做,往往是社会共识,不能杀人、不能偷盗,说来义正词严;应该做,是无限可能、是进步敞口,法律无法、也不必一一列举。

法律天性又是固化的,因为它要刚性、明确、可理解、可执行,又因此容易陷入僵化:比如常回家看看,用“双规”(规定时段、规定看望次数)来要求儿女看望父母,必然把这种原本充满温情的自发行为变成可笑的程序——没有情感的看望,真的比不看望强么?

即便有了这样的法律,你法律来、我法律往;你刚性要价、我刚性还钱,“不肖子孙”自然会,也已经提出还要别的“法律”来让这条法律足以实施:放假、给钱,等等。总之,最好法律能让其万事俱备,只欠一看!

然而,看望(孝顺)父母真的是要法律来创造条件的么?《晋书》中有这么个故事,王裒母亲怕打雷,母亲过世,每逢打雷,王裒都要到墓边告诉母亲“裒在此”。母亲走了,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母亲在的时候。

小时候,我们害怕时,妈妈说:“妈妈在”;长大了,该我们来告诉妈妈,充满温情、庆幸和自豪:“妈妈,我在。”

(责任编辑:admin)

课程名称 主讲师资 课时 试听 报名
公务员封闭班 田亚东等 7天8晚 —— 报名
公务员成公密训营 牛师团 15天15晚 —— 报名
一级建造师 牛师团 —— 报名
二级建造师 牛师团 —— 报名
会计证 牛师团 —— 报名
初级会计师 牛师团 —— 报名
证券从业资格 牛师团 —— 报名
临床执业医师 牛师团 —— 报名
临床助理医师 牛师团 —— 报名
执业护士资格 牛师团 —— 报名

教材热销榜

1最新版公务员省级联考标准试卷《申论
1
2最新版公务员省级联考标准试卷《行政
3《密训课堂系列面试半月谈》
4《考德上密训课堂系列教材》全5本
5《密训课堂系列之公共基础知识》
6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数量关系+资料分
7《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常识+言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