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公培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站导航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专题活动YY频道备考公务员考试微信号:woshigwy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牛师指导 > 申论 > 申论热点 >

2013年7月时事评论:如何看待“上访”问题 ?

来源:时事一点通时间:2013-07-25 10:10考德上公培V

时事评论背景:

上访已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成了中国社会的老大难问题,一方面国家有明确的信访制度,另一方面因来京上访的人太多,出现控制来京上访人数的现实需求。由于各地官员的政绩同来京上访人数多少直接挂钩,逐渐导致各地政府派人来京截访,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对上访人员非法拘禁、劳教等极端案例,一旦曝光必引轰动。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上访”问题?

尽管上访人员中有冤者,也有很多无理上访、希望以此向地方政府施压获取特殊利益者,但舆论普遍把对上访人员的无条件支持当成“政治正确性”的箭头,因此截访者们长期成为众矢之的。

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信访制度已经严重落后今天的市场经济现实,当年的公民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目标出现变异,被大量的具体利益争执冲得七零八落。信访制度大概是最迫切需要改革的领域之一。

根本原因在于,信访制度赋予了每个公民上访的权利,它对地方和基层的治权开了个口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口子同时成为申诉不平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渠道。两类截然不同的案子混在一起,中央信访部门很难区分,舆论也很难区分,区分了也很难处置,因而从政府到媒体,都对信访问题采取了简单化的应对。

基层政权的权威是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构公信力的基础,当前的信访制度虽然展示了中央“联系群众”的一面,但对基层党政机构的形象造成越来越多的损害,对整个国家来说,它的负面性在逐渐超过它的正面性。

改革信访制度首先要下实事求是面对问题的决心。信访制度有利亦有弊,如果继续坚持它,就需同时接受它的利和弊,中央不能只要利,把弊推给地方和基层。比如既然允许每个公民上访,而且明知市场经济会鼓励一部分人通过上访追求非正当利益,那么就不应把一个地方的上访人数多少与该地方官员的政绩挂钩,而只应与真正“冤案”的多少挂钩。

如果继续信访制度,北京就应为此承受一定的维稳压力,可以专门辟一个区域,容忍那里看上去有一点“乱”。如果社会对此逐渐习惯,这未必不是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体现。

总之信访不应成为社会的巨大维稳负担,它本来是中国法制水平较低时中国人保障各种权利的补充性手段,是好事就应办好,不能反而发酵、扩大官民矛盾和冲突。我们不认为信访制度就应取消,但对它进行改革,增强它的辨识、判断和沟通能力,使之更适应不断被市场重塑的中国社会环境,却是十分必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课程名称 主讲师资 课时 试听 报名
公务员封闭班 田亚东等 7天8晚 —— 报名
公务员成公密训营 牛师团 15天15晚 —— 报名
一级建造师 牛师团 —— 报名
二级建造师 牛师团 —— 报名
会计证 牛师团 —— 报名
初级会计师 牛师团 —— 报名
证券从业资格 牛师团 —— 报名
临床执业医师 牛师团 —— 报名
临床助理医师 牛师团 —— 报名
执业护士资格 牛师团 —— 报名

教材热销榜

1最新版公务员省级联考标准试卷《申论
1
2最新版公务员省级联考标准试卷《行政
3《密训课堂系列面试半月谈》
4《考德上密训课堂系列教材》全5本
5《密训课堂系列之公共基础知识》
6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数量关系+资料分
7《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常识+言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