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公培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站导航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专题活动YY频道备考公务员考试微信号:woshigwy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牛师指导 > 申论 > 申论热点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54)

来源:考德上公培时间:2013-11-06 16:03考德上公培V

为了让广大考生更好备考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德上公培特整理“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务员申论、公务员行测、公务员面试”等资料以供广大考生复习使用,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热点时评:网络难逃“公地悲剧”


如同硬币的两面,网络的好也伴生着它的坏。我们在拥有更多的信息、广阔的表达空间、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时,也被谣言、有害信息、话语暴力以及网络犯罪所侵扰。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55.7%的受访者感觉,如今网上讨论常有不好好说话,动辄恶语相向的情况;39.7%的受访者直言,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已经对自己构成了骚扰和侵害。


不像传统媒体,网络没有“把关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点,可以相对自由地传播。如果我们将其视为信息的自由市场,那就必然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在真实的市场上,会有假冒伪劣,会有欺诈和犯罪,谁也不会反对制定规则健全法治、对无良者进行惩治,那么,在网络这个信息的自由市场上,为什么我们会对“整治”心存疑虑?


因为担忧网络的舆论空间遭到破坏;担忧有人假借“治理”之名,打击异己;担忧公权力的过分介入,会影响人们的自由表达,因而,人们一边忍受着网络上的种种侵害,一边又对网络治理略有迟疑。


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实际上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侵扰。比如这条:某个孩子走失了,家长和好心人都在寻找,请你转发相关信息,有线索的话,请拨打某个电话。出于爱心,很多人会转发这条消息,甚至试着拨打求助电话,其实这个时候,你已经上当了。那不过是骗取网络流量、窃取电话号码和资费的伎俩。有多少人愿意自己的善良被人利用,自己的财物被侵占?

相比之下,这些可能还是小儿科。网络上的欺诈行为甚至形成了产业链,从虚伪信息的炮制、传播,到相互联手,利益分成,直至敲诈、勒索,我们所珍视的网络的种种便利和自由,正成为他人牟利的工具。一些不法的网络公司应运而生,通过“删帖”收取费用;通过包装炒作、突破底线来制造“名人”;制造噱头、混淆视听来忽悠网民,煽动情绪。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每一次点击和转发,都可能是别人赚钱的筹码,甚至是犯罪的“帮凶”时,还会淡定自若吗?

在北京市警方刚刚查处的“尔玛公司”案中,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条清晰的网络犯罪利益链。这家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利用网络制造传播谣言,恶意炒作,挑逗情绪,并且和意见领袖及网络水军们联手,以卑劣的手段牟利。当“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甚嚣尘上,当规则被屡屡践踏,道德良俗一次次被击碎之时,我们寄予网络的美好愿景,已经面目全非。

在网络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需要规则和法治。它既是对不良行为的管束,对犯罪的打击,也保护了网络的自由和未来。因为所有的治理,必须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法治之下,网络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各种借“治理”之名的清除异己、徇私舞弊、权力滥用,才可能得以约束。法治,既约束着网民的行为,为网络自治奠定基础,也约束着公权力,为网络他律划定边界。


如同舆情研究者和专家所言,中国现有5.91亿网民,正在经历由网民到公民的转变。“言论自由意味着允许说错话,但说错话就要负责任。”没有规则和法治,网络难逃“公地悲剧”。网络上,你可以匿名,可以表演,可以宣泄,可以做你想到的一切。前提是,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没有人能为所欲为,逾越法治的底线。




编辑推荐:公务员复习资料汇总
  国家公务员招考资讯   全国最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责任编辑:admin)

课程名称 主讲师资 课时 试听 报名
公务员封闭班 田亚东等 7天8晚 —— 报名
公务员成公密训营 牛师团 15天15晚 —— 报名
一级建造师 牛师团 —— 报名
二级建造师 牛师团 —— 报名
会计证 牛师团 —— 报名
初级会计师 牛师团 —— 报名
证券从业资格 牛师团 —— 报名
临床执业医师 牛师团 —— 报名
临床助理医师 牛师团 —— 报名
执业护士资格 牛师团 —— 报名

教材热销榜

1最新版公务员省级联考标准试卷《申论
1
2最新版公务员省级联考标准试卷《行政
3《密训课堂系列面试半月谈》
4《考德上密训课堂系列教材》全5本
5《密训课堂系列之公共基础知识》
6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数量关系+资料分
7《密训课堂系列行测之常识+言语表达